燕王哙(?~前314),战国时燕国国君。燕易王之子。公元前321-前316年在位。前319年,燕王哙支持公孙衍合纵的建议,与齐、楚、赵、韩支持魏国改用公孙衍为相,逐张仪至秦。次年,与魏、赵、韩、楚合纵攻秦。不久,他任用子之为相国。子之办事果断,善于监督考核臣属。时朝中大臣皆贵族,子之所擢用的则是些小吏。燕王哙为支持子之改革,将三百石俸禄以上大官的玺全部收回,另由子之擢贤任用。他自奉俭仆,勤政抚民。委政于子之,支持变法改革。前316年,他慕尧舜禅让故事,遂以君位让于子之。前314年,子之行新政三年,将军市被与太子平聚众作乱,围攻子之。不久,齐国派兵入燕干涉,燕王哙死于战乱。
史记卷三十四 燕召公世家第四
易王立十二年卒,子燕哙立。
燕哙既立,齐人杀苏秦。苏秦之在燕,与其相子之为婚,而苏代与子之交。及苏秦死,而齐宣王复用苏代。燕哙三年,与楚、三晋攻秦,不胜而还。子之相燕,贵重,主断。苏代为齐使於燕,燕王问曰:“齐王奚如?”对曰:“必不霸。”燕王曰:“何也?”对曰:“不信其臣。”苏代欲以激燕王以尊子之也。於是燕王大信子之。子之因遗苏代百金,而听其所使。
鹿毛寿谓燕王:“不如以国让相子之。人之谓尧贤者,以其让天下於许由,许由不受,有让天下之名而实不失天下。今王以国让於子之,子之必不敢受,是王与尧同行也。”燕王因属国於子之,子之大重。或曰:“禹荐益,已而以启人为吏。及老,而以启人为不足任乎天下,传之於益。已而启与交党攻益,夺之。天下谓禹名传天下於益,已而实令启自取之。今王言属国於子之,而吏无非太子人者,是名属子之而实太子用事也。”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卖已讼而效之子之。子之南面行王事,而哙老不听政,顾为臣,国事皆决於子之。
三年,国大乱,百姓恫恐。将军市被与太子平谋,将攻子之。诸将谓齐湣王曰:“因而赴之,破燕必矣。”齐王因令人谓燕太子平曰:“寡人闻太子之义,将废私而立公,饬君臣之义,明父子之位。寡人之国小,不足以为先後。虽然,则唯太子所以令之。”太子因要党聚众,将军市被围公宫,攻子之,不克。将军市被及百姓反攻太子平,将军市被死,以徇。因搆难数月,死者数万,众人恫恐,百姓离志。孟轲谓齐王曰:“今伐燕,此文、武之时,不可失也。”王因令章子将五都之兵,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。士卒不战,城门不闭,燕君哙死,齐大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