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夔人物  典故  历史事件  文学作品  传记

  杜夔,东汉末音乐家。字公良,河南(今河南洛阳市)人。汉灵帝时任雅乐郎。中平五年(188)以病去官。避乱奔荆州(治所在今湖北襄樊市)后,荆州牧刘表命他与孟曜为汉主制雅乐。制成后,刘表拟先看,他谏阻说:“你用天子的名义要我们制乐,乐制成了,却要先看,这恐怕不大好吧”。刘表乃不要他们演奏。他才思过人,能演奏各种乐器;并参考经典和史书,吸收他人之长处,创制各种乐器。黄初中,被任为太乐令、协律都尉。铸钟工柴玉所铸铜钟声音清浊多不如法,夔要他毁掉再作,引超争执。曹操断其事,认为杜夔的音律知识比柴玉的高得多。魏文帝曹丕即位,一次他让杜夔在宾客中吹笙鼓琴,杜夔有为难的颜色,曹丕心中不悦。后来,曹丕借故罢黜杜夔,不久杜夔死去。杜夔的弟子邵登、桑馥、张泰都官至太乐丞,弟子陈颃为司律中郎将。

杜夔 发布时间:2009/7/26

时代:三国·魏
职业:音乐家

杜夔 相关Top

人物
典故
历史事件
文学作品

杜夔 传记Top

三国志卷二十九 魏书二十九 方技传第二十九

  杜夔字公良,河南人也。以知音为雅乐郎,中平五年,疾去官。州、郡、司徒礼辟,以世乱奔荆州。荆州牧刘表令与孟曜为汉主合雅乐,乐备,表欲庭观之,夔谏曰:“今将军号(不)为天于合乐,而庭作之,无乃不可乎!”表纳其言而止。后表子琮降太祖,太祖以夔为军谋祭酒,参太乐事,因令创制雅乐。夔善钟律,聪思过人,丝竹八音,靡所不能,惟歌舞非所长。时散郎邓静、尹齐善咏雅乐,歌师尹胡能歌宗庙郊祀之曲,舞师冯肃、服养晓知先代诸舞,夔总统研精,远考诸经,近采故事,教习讲肄,备作乐器。绍复先代古乐,皆自夔始也。
  黄初中,为太乐令、协律都尉。汉铸钟工柴玉巧有意思,形器之中,多所造作,亦为时贵人见知。夔令玉铸铜钟,其声均清浊多不如法,数毁改作。玉甚厌之,谓夔清浊任意,颇拒捍夔。夔、玉更相白干太祖,太祖取所铸钟,杂错更试,然后知夔为精而玉之妄也,于是罪玉及诸子,皆为养马士。文帝爱待玉,又尝令夔与左愿等于宾客之中吹笙鼓琴,夔有难色,由是帝意不悦。后因他事系夔.使愿等就学,夔自谓所习者雅,仕宦有本,意犹不满,遂黜免以卒。
  弟子河南邵登、张泰、桑馥,备至太乐丞,下邳陈颃司律中即将。自左延年等虽妙于音,咸善郑声,其好古存正莫及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