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成王(?~前626),春秋时楚国国君。熊氏,名恽,又名頵。公元前671~前626年在位。他依靠外力杀死其兄庄敖而夺得君位。即位之初,就派出使臣朝见周王,尽力结好中原诸侯,保持北境安宁。同时借周惠王之命,派兵镇抚夷越,大力开拓江南。楚成王六年(前666)起,开始用兵于中原,先后四次伐郑(今河南新郑),但未取得重大战果。前656年,齐、宋、陈、卫、郑、许、曹等国联合伐楚,阻止楚人北侵。此时正值齐(都城在今山东淄博)桓公称霸之时,他决定不与强齐争战,派屈完与诸侯盟于楚地召陵(今河南郾城东),答应向周王继续进贡,终使诸侯退兵。鉴于北进受阻,从楚成王十七年起,转而向东扩境,先后灭弦(今河南潢川西北、息县南一带)、黄(今河南潢川西)、蒋(今河南固始境)、英(今安徽金寨南);还曾伐江(今河南正阳东南)、徐(今安徽泗县一带);使楚国的疆土有很大扩展,形成“楚地千里”的局面。齐桓公死后,齐势稍衰,楚、宋(都城在今河南商丘)争当霸主。前639年,宋襄公要当盟主,召陈侯、蔡侯、郑伯、许男、曹伯及楚成王会于宋。他乘机逮住宋襄公,接着攻打宋都,而后将宋襄公释放。次 年,宋国讨伐亲楚的郑国,他派楚 军伐宋救郑,与宋军战于泓水(约在今河南柘城西北),击败宋军,射伤宋襄公。楚乃一度称霸中原,控制了黄河流域的许多中、小诸侯国。泓水之战结束后,他返楚时路过郑国,郑以上公之礼接待他。楚成王三十五年,他攻打宋的盟友陈国(今河南淮阳),将被陈国所逼的顿子送回顿国(今河南商水东南一带)。楚成王三十八年又灭夔(今湖北秭归东),并伐宋。次年冬,楚与陈、郑、许再围宋。日趋强盛的晋国(都城在今山西曲沃西南),于前632年出动三军救宋。他由围宋前线退回申邑(今河南南阳市北),命公叔时撤离穀地(鲁所占齐地),要令尹子玉撤除对宋包围,不与晋军作战。子玉固请战。楚成王很生气,调给他部分楚军。子玉率楚、陈、蔡联军,与 晋、宋、齐、秦联军会战于卫地城濮(今山东鄄城临濮集)。楚军大败,楚国顿失霸权,晋文公由此成为霸主。楚成王四十四年,派斗章到晋国请求媾和。次年,楚晋为争夺蔡国(今河南上蔡),双方又处于战争状态。楚成王四十六年,他想废太子商臣而立庶子职。商臣带领宫中部队将他包围。他要求吃了熊掌后再死,商臣不允,乃上吊而死。
史记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
庄敖五年,欲杀其弟熊恽,恽奔随,与随袭弑庄敖代立,是为成王。
成王恽元年,初即位,布德施惠,结旧好於诸侯。使人献天子,天子赐胙,曰:“镇尔南方夷越之乱,无侵中国。”於是楚地千里。
十六年,齐桓公以兵侵楚,至陉山。”楚成王使将军屈完以兵御之,与桓公盟。桓公数以周之赋不入王室,楚许之,乃去。
十八年,成王以兵北伐许,许君肉袒谢,乃释之。二十二年,伐黄。二十六年,灭英。
三十三年,宋襄公欲为盟会,召楚。楚王怒曰:“召我,我将好往袭辱之。”遂行,至盂,遂执辱宋公,已而归之。三十四年,郑文公南朝楚。楚成王北伐宋,败之泓,射伤宋襄公,襄公遂病创死。
三十五年,晋公子重耳过楚,成王以诸侯客礼飨,而厚送之於秦。
三十九年,鲁僖公来请兵以伐齐,楚使申侯将兵伐齐,取穀,”置齐桓公子雍焉。齐桓公七子皆奔楚,楚尽以为上大夫。灭夔,夔不祀祝融、鬻熊故也。
夏,伐宋,宋告急於晋,晋救宋,成王罢归。将军子玉请战,成王曰:“重耳亡居外久,卒得反国,天之所开,不可当。”子玉固请,乃与之少师而去。晋果败子玉於城濮。成王怒,诛子玉。
四十六年,初,成王将以商臣为太子,语令尹子上。子上曰:“君之齿未也,而又多内宠,绌乃乱也。楚国之举常在少者。且商臣蜂目而豺声,忍人也,不可立也。”王不听,立之。後又欲立子职而绌太子商臣。商臣闻而未审也,告其傅潘崇曰:“何以得其实?”崇曰:“飨王之宠姬江羋而勿敬也。”商臣从之。江羋怒曰:“宜乎王之欲杀若而立职也。”商臣告潘崇曰:“信矣。”崇曰:“能事之乎?”曰:“不能。”“能亡去乎?”曰:“不能。”“能行大事乎?”曰:“能。”冬十月,商臣以宫韂兵围成王。成王请食熊蹯而死,不听。丁未,成王自绞杀。商臣代立,是为穆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