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茂,战国中期秦国名将。下蔡(今安徽凤台)人。曾就学于史举,学百家之说,经张仪、樗里疾引荐于秦惠文王。周赧王三年(公元前312),助左庶长魏章略定汉中地。又率兵平定蜀乱。六年,秦初置丞相,甘茂为左相。七年秋,受命为将攻韩之宜阳(今河南宜阳西),以打开秦东向门户。行前分析楚、韩盟而不固,楚无意救韩。又亲至魏、赵游说,使其不出兵救韩。鉴于宜阳城坚难攻,恐攻城日久而遭人谗言,遂与秦王订下息壤(今陕西咸阳东郊)之盟。后攻宜阳5月未下,公孙奭、樗里疾果谮之于秦王,秦王终守信而发兵助之,甘茂又出私财犒劳将士,于次年终克宜阳,斩首6万。并渡过黄河,驻于武遂(今山西垣曲东南)。同年,因楚围韩雍氏(今河南禹
樗里疾(?~前300),战国中期秦国名将。秦惠文王异母弟。名疾,因居樗里(一说楮里)而称樗里疾。为人滑稽多智,秦人称之为“智囊”。周显王三十九年(前330),为右更,率兵伐魏曲沃(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),逐城中人而据其地。周慎靓王四年(前317),为庶长,率军败韩、赵、魏联军于修鱼(今原阳西南),虏韩将申差、鲠,斩首8万余,韩太子仓入秦为质。周赧王二年(前313),攻取魏地焦(今三门峡市西)、曲沃;又败韩于岸门(今许昌西北),斩首万人。同年任将攻赵,虏赵将赵庄(一名豹),拔蔺(今山西离石西)。三年,助秦将魏章攻楚,败楚将屈丐,取楚汉中地,因功受封为严君。同年,又助魏攻
商鞅(约前390~前338) ,战国中期政治家、思想家。卫国国君的后裔,公孙氏,故称为卫鞅,又称公孙鞅。“少好刑名之学”,曾在魏国做过小官,熟悉李悝、吴起等人的变法理论和实践。前361年秦孝公即位,下令求贤。商鞅携带李悝《法经》入秦,深得孝公信任,主持秦国变法,对旧的奴隶制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革,确立了新的封建制,使秦国迅速富强起来,跃居六国之上。他因功封于商(今陕西商县东南商洛镇),号商君,故人称商鞅。公元前338年,秦孝公死,秦惠王立,秦国的旧贵族诬告商鞅谋反,被秦惠王派兵杀害,并“车裂”以殉,灭其家。
秦长安君成蟜,秦始皇之弟。嬴政即位八年后,成蟜造反,被杀,当时嬴政尚未亲政,但是他下令所有跟随成蟜造反的军吏全部杀掉,死者数万人。因为成蟜在屯留造反,所以屯留的全部百姓都被发配到临洮,这一次就发配了数十万人。秦国的暴政,此时就可见一斑了。
魏冉,战国时秦国大臣。即穰侯,原为楚国人,秦昭襄王舅,宣太后异父弟。从惠王时起,就任职用事。昭襄王立,他受任为将军,警卫咸阳(今陕西咸阳东),因食邑在穰(今河南邓县),号曰穰侯。一生四任秦相,党羽众多,深受宣太后宠信。曾保举白起为将,东向攻城略地,击败“三晋”和强楚,威震诸侯。前284年,秦、韩、赵、魏、燕五国,合纵破齐,他夺取陶邑(今山东定陶西北),为己加封。由于专权跋扈,人心不附,前266年,被秦王罢免,由范雎代相,后死于陶邑。
芈八子(?~前265),即秦宣太后,楚公族出身。昭襄王即位时,年方十九,诸弟争立。她倚靠异父弟魏冉支持,摄理朝政,平定季君(即公子壮)之乱,封同父弟芈戎为华阳君,昭襄王同母弟二人为高陵君、泾阳君,党亲连体,互为羽翼。直到范睢任相,魏冉被放逐,她才失势,临朝达41年。
秦献公(前424~前362),名连,一名师隰,秦灵公之子,前385年,左庶长嬴改发动政变,秦出公被沉渭河溺死,献公嬴师隰即位。曾废止从死(殉葬)制度,迁城栎阳(今陕西临潼北渭水北岸),在蒲、蓝田(今陕西蓝田西)等地设县。秦献公七年(前378)“初行为市”。十年,立户籍相伍。二十一年,大破魏军于石门(今山西运城西南),斩首六万,,将魏人赶出函谷关,是为战国时秦对东方各国的第一次大胜。天子周显王派遣特使庆贺,赠以黼黻。前362年,献公死,年有63。
秦孝公(前381~前338),嬴姓,名渠梁。秦献公之子。即位后深感秦国被诸侯冷落,于是求贤招兵,广招人才,命群臣献富国强兵之策。重用卫人公孙鞅(即商鞅)实行变法,使国势日益强盛。前350年迁都至咸阳(今陕西咸阳东北),进一步进行变法,与楚和亲,与韩订约,联齐、赵攻魏安邑(今山西夏县西北),拓地至洛水以东,自此国力日强,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。
秦惠文王(前356~前310),名驷,又称秦惠王,秦孝公之子。惠文王为太子时犯法,商鞅掌刑法,曾黥(在面上刺字)其师以辱之。故孝公一死,惠文王即位,就将商鞅车裂,然而他并未废除商鞅之法。秦惠文王在位期间,任用贤能,推行法制,并不断向外拓展领土。前330年,秦惠文王命大良造(战国初秦国的最高官职,掌军政大权)公孙衍在雕阴(今陕西甘泉县南)打败魏军,不久,魏尽献河西地于秦。秦以黄河、函谷关为界抵御关东诸侯,进可攻,退可守,在战略上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。
前324年,惠文王称王,随后韩、赵、燕、中山和宋也都先后称王。前318年,韩、赵、燕、楚、魏五国“合纵”攻秦,被秦
秦悼武烈王(前329~前307),名荡,秦惠文王之子,又称为秦武王、秦悼武王或秦武烈王。
前310年秦惠文王死,武王即位,身高体壮,有神力,喜好跟人比角力,大力士任鄙、乌获、孟说等人都因此做了大官。秦武王四年(前307),武公与孟说比赛举“龙文赤鼎”,结果两目出血,绝膑(折断胫骨),到了晚上,武王气绝而亡,年有23,周赧王闻报大惊,亲往哭吊。右丞相樗里疾追究责任,将孟说五马分尸,诛灭其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