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
Search : 人物 典故 事件 文学

告子

  告子,战国时思想家。名不详,一说名不害。曾受教墨子之门,善口辩,讲仁义,后与孟柯论人性问题,认为“生之谓性”,“食色,性也”。人性和水一样,“水无分于东西”,性也“无分于善不善”。“以人性为仁义”,犹如“以杞柳为桮桊”。其言论见《孟子·告子》篇。
  由于孟子的思想与其根本对立,故《孟子》中的记载不尽可信,而告子无著作,因此其真实思想已然无从查考。也有其人纯属杜撰一说。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07-12-26

公孙喜

  公孙喜,战国时期魏国将领。齐宣王十九年,匡章与魏公孙喜、韩暴鸢攻楚方城,相持半年,破楚军于垂沙(即重丘,今河南唐河境),杀楚将唐昧。韩、魏得宛、叶以北地。
  公元前295年,秦左庶长白起统率秦军进攻韩国,一举攻占新城(今河南伊川西南),白起因功被封为左更。294,韩、魏以公孙喜为主帅,率联军24万进据伊阙迎击秦军。联军据险扼守,和秦军呈对峙态势。而联军各自保守实力,互相推诿,不肯先战。最终被各个击破,溃败而逃主帅公孙喜被虏。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07-12-26

司马错

  司马错,生卒年不详,战国中后期秦国名将。仕秦惠文王、武王、昭王三世。学属纵横家。秦惠文王九年(前316)巴蜀相攻,秦惠文王欲趁机灭蜀,却因韩侵秦而举棋不定。张仪主张先攻韩,司马错力排张仪之议,认为伐韩将导至诸侯合纵对秦,伐蜀则既可得其人力物力以充实军备,又可占据有利地势顺水而下攻楚。这议为秦王采纳。同年秋,即与张仪、都尉墨等率军从石牛道伐蜀(参见秦灭巴蜀之战),与蜀王之师战于葭萌(今四川广元昭化镇),蜀王败逃至武阴(今彭山东),冬,灭蜀。继而又灭巴、苴。秦武王元年(前310),因蜀相陈庄叛秦,司马错受命平定蜀乱,诛陈庄。秦昭王六年(前301),又疑蜀侯辉反而逼其自杀,并诛郎中令等27人。昭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07-12-26

蒙武

  蒙武,战国时秦国名将。父蒙骜、子蒙恬皆为秦名将。前224年作为裨将军和王翦带兵六十万进攻楚国,击破楚军主力于蕲,楚国大将项燕于此役战死。前223年又和王翦带兵击楚,再次击破楚军,俘虏末代楚王负刍,灭亡了楚国。原属楚国的土地被划分为三个郡。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07-12-26

蒙骜

  蒙骜(?~前240),齐国人,战国后期秦国名将。秦昭王时自齐入秦。秦庄襄王元年(前249年),蒙骜为秦将,率师伐韩,夺取中原要地成皋、荥阳,置三川郡。三年,攻赵榆次、新城,狼孟等地,取三十七城;又攻占赵重镇晋阳,合置太原郡。秦王政三年,领兵攻韩,取十三城。前247年,蒙骜率军东向攻魏。屡败魏兵,后被魏公子信陵君率联军击败。五年,秦闻魏公子死,使蒙骜攻魏,取二十城,置东郡,使秦国土与齐相接,对韩、魏形成三面包围之势。因屡立战功,官至上卿。秦王政七年,蒙骜卒。其子蒙武、孙蒙恬均为秦国名将。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07-12-26

王龁

  王龁(?~前245)号梁盖,战国末期秦国上将,初为战神白起的锋芒所掩盖,白起死后也未有大功绩,但是王龁经历三代秦王,为秦将宿将,与蒙骜王陵交替征战,始皇帝二年,王龁死 。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07-12-26

蔡泽

  蔡泽,战国时秦国大臣。燕国人。多智善辩。游说诸侯。后入秦,昭王召见,看他有才。拜为客卿。后继范雎为相国,献计秦昭皇攻灭西周,几个月后,因被人攻击,害怕被杀,辞掉相位,封刚成君。居留秦国十多年,秦始皇时,曾出使燕国。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07-12-25

范雎

  范雎(?~前255),战国时期秦昭王相。魏国人。字叔。范雎善辩,曾欲求仕魏王,但因家贫无资,遂事魏中大夫须贾。他从须贾使齐,被诬以通齐卖魏。归国后,魏相魏齐使人笞之几死。后受郑安平之助,易名张禄,潜随秦使王稽入秦。但《说苑·善说》篇载:“张禄掌门,见孟尝君,……因为之书寄之秦王,往而大遇”,与一般说法不同。范雎至秦,上书秦昭王,得到召见。他抨击穰侯魏冉越韩、魏而攻齐刚、寿的做法,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,认为韩、魏与秦接壤,在地理上有“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”的重要战略地位,是秦向外兼并发展的首要目标。这些主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07-12-25

白起

  白起(?~前257),战国时秦国名将。又称公孙起。郿(今陕西眉县东)人。因与秦相魏冉相善,秦昭王十三年(前294),受冉举荐,被任为左庶长。次年,白起为左更,破韩、魏联军于伊阙(今河南洛阳东南龙门),斩首二十四万,故迁为国尉。再次年,升为大良造。二十八年,白起攻楚,拔鄢(今湖北宜城东南)等数城。次年,拔楚都郢(今湖北江陵西北),秦因此设置南郡,楚被迫东徙都于陈(今河南淮阳),白起因功被封为武安君。三十四年,白起击破赵、魏联军于华阳(今河南郑州南),斩首十五万。四十七年长平之战,白起大破赵军,坑杀赵降卒四十余万。战后,白起主张乘胜进军,攻破赵国,但因秦相范雎妒其大功,终许韩、赵割地求和而罢兵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07-12-25

甘罗

  甘罗,生卒不详,战国末期下蔡(今属颍上县甘罗乡)人。甘罗是秦左丞相甘茂之孙,12岁时成为秦相吕不韦宾客。当时燕国派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,秦国要让张唐去燕国为相,准备联合攻打赵国河间,张唐曾攻打赵国,担心经过赵国时被害,不愿去燕国。于是吕不韦亲自去请张唐,但仍然没有成功。甘罗听后,就自告奋勇去说服张唐,用范雎杀白起的例子来恐吓张唐,让张唐同意起行。然后又请缨到赵国帮张唐通报,向赵王指秦国和燕国交换人质是要攻打赵国,不如赵国割出五城,让秦国送还太子丹,并和赵国联手攻燕,赵王同意,攻下燕国三十城,秦得燕十一城和赵五城。于是甘罗被封为上卿及得到祖父甘茂的田宅。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07-12-25

<< < 1 2 3 4 5 6 7 8 9 10 > >> 共13页 129条记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