姚苌(330~393),十六国后秦创建者。字景茂,姚弋仲第二十四子。少聪敏,多权略,随兄长姚襄转战征伐,重大军谋无不参预。襄败死三原,苌带诸弟降秦。苻坚即位后,拜苌扬武将军,又转左卫将军,历任陇东、汲郡、河东、武东、武威、巴西、扶风七郡太守,宁、幽、兖三州刺史。后复为扬武将军,步兵校尉,封益都侯。为坚征战,累有大功。苻坚伐晋,以苌为龙骧将军,督益、梁二州诸军事。太元八年(383),苻坚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击败,苌遂于384年率羌人独立,自称大将军、大单于、万年秦王,建元白雀,置百官。不久,擒杀苻坚,据长安称帝,改元建初,国号大秦。即位后攻取秦州,并与前秦苻登长年相持于新平、安定一带,互有胜负
姚襄(331~351),字景国,羌族首领,姚弋仲第五子。雄武多才艺,明察善抚纳,深得部民爱戴。石祗称帝于襄阳,以襄为骠骑将军,护乌丸校尉,豫州刺史,新昌公。晋永和七年(351),弋仲降晋。晋拜襄平北将军、并州刺史,封即丘县公。次年,弋仲死,襄南奔投晋,住屯谯城(河南夏邑北)。扬州刺史殷浩因妒恨而多次袭击襄,皆为襄所败。襄乃叛晋,屯兵盱眙,招抚流民,众至七万,自称大将军、大单于。继据许昌(今河南许昌西南),为东晋征西大将军桓温所败。襄于是率众继续西进至杏城(陕西洛川西南),招纳羌胡,各族归附者达五万余户。公元357年,秦主苻生派兵征讨,与襄战于三原(陕西耀县西),襄兵败被杀,年仅二十七岁。苻
姚弋仲(280~352),南安赤亭(今甘肃陇西西)人,世为羌族首领。父柯回,曹魏时任镇西将军,西羌都督。永嘉之乱时,率众数万东徙榆眉(陕西千阳东),自称护西羌校尉、雍州刺史、扶风公。后归附刘曜,拜平西将军,封平襄公,居陇上。前赵亡,又降石勒,拜安西将军,六夷左都督。石虎徙秦雍豪强入关东,弋仲率部族数万迁于清河郡之滠头(河北枣强东北),拜奋武将军、西羌大都督,封襄平县公,后又迁升十郡六夷大都督、冠军大将军,朝议大事无不参决。后又奉诏征讨梁犊起义,石虎抱病接见弋仲,拜受使持节,侍中、征西大将军,赐以铠马。即灭梁犊,以功加佩剑上殿,入朝不趋的特权,进封西平郡公。弋仲清俭鲠直,不修威仪,直言不讳,
索泮,字德林,敦煌(今属甘肃)人。世为地方冠族。好学,有文武之才。初仕前凉张天锡为参军,历西郡、武威太守、典戎校尉。从政宽和,为地方所敬。苻坚灭前凉,见泮甚是赏识,授别驾。淝水之战后,吕光从西域回攻姑臧,泮固守不降,兵败被俘杀。
苻登(343~394),字文高,略阳临渭(今甘肃秦安东南)人。苻坚族孙。少雄勇慓悍,不修细行。长而折节谨厚,博览书传。初拜殿上将军,迁扬武将军、长安令。苻丕封其为南安王。大败姚苌于秦州(今甘肃甘谷东)。太安二年(386),丕死,即帝位,改元太初。在位期间,与后秦姚苌争战多年,互有胜负。太初八年(393),右丞相窦冲反叛,称秦王,与后秦合兵攻之,登败走平凉。次年被后秦姚兴杀死。谥曰高皇帝,庙号太宗。
苻宏(?~405),略阳临渭(今甘肃秦安县东南)人。前秦国太子。氐族。苻坚子。坚即帝位,封宏为太子。曾劝阻坚伐东晋。淝水败后,慕容冲围长安,坚出逃,他留守长安,兼总军政。后率众出奔,降于东晋,被孝武帝司马曜安置在江州(今江西九江),任辅国将军。桓楚永始二年(404年),桓玄败退至江陵(今湖北江陵),以苻宏为梁州刺史,并为前锋,为桓玄所重用。同年,桓玄败死,苻宏仍不断攻击附近的郡县。次年(405)在湘东为晋将檀祗讨灭。
苻丕(?~386),字永叔,略阳临渭(今甘肃秦安东南)人。苻坚之长庶子。少聪慧好学,博览经史,又习兵法。永兴元年(357),封长乐公,累官至尚书令。曾率兵7万攻东晋襄阳,后出镇邺(今河北临漳)。淝水战后,为慕容垂所逼,两度弃邺,一次奔枋头,再次奔晋阳。获苻坚死讯,乃即帝位,改元太安。太安二年(386),攻平阳,与西燕慕容永战,大败,南奔东垣,欲偷袭洛阳,遭晋扬威将军冯该邀击,兵败被杀。谥哀平皇帝。
苻朗,字元达。略阳临渭(今甘肃清水县西南)人,后迁居邺。苻坚之侄。太元七年(382),为前秦镇东将军、青州刺史,封安乐男。太元九年(384)降于晋,任员外散骑侍郎。骄奢狂妄,常凌辱同僚。吏部王忱、王国宝兄弟二人,一貌丑而才慧,一貌美而才劣,朗竟诋为“人面而狗心、狗面而人心兄弟”。谢安设宴,朗于席上竟令仆人张口为痰盂。数年后为王国宝所譛,被杀。著有《苻子》数十篇,已佚。
苻融(?~383),十六国时前秦名将。字博休。苻坚弟。初封阳平公。苻坚即位后,拜侍中,寻授中军将军。历官中书监、都督中外诸军事、车骑大将军、司隶校尉、太子太傅、录尚书事。才思敏捷,下笔成章,时人比之王粲;著《浮图赋》,文辞清丽。善骑射,有百夫之勇;善理朝政,长于断狱;善谋略,为施爱士。苻坚谋攻晋,与朝臣屡谏,不纳。南下为前锋,曾攻陷寿阳。淝水之战,秦军败溃,融欲阻,战马撞倒被杀。追赠大司马,谥哀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