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元,字长孙,苍梧广信人。东汉经学家。父钦习左氏《春秋》,元少传父业,潜心研究与注释《春秋左传》。建武初举孝廉,以父任为郎,与桓谭、杜林、郑兴俱为学者所崇。陈元以才高著名,“ 以经学振起一时,诚岭海之儒宗也”,先后授官于司空李通府和司徒欧阳歙府。陈元秉公直言,勤于朝政,颇得光武帝的重用。著《左氏异同》、《司徒椽陈元集》(均佚)。建武七年(31),陈元奏请“勿令司隶校尉督三公,”未得光武帝采纳,以病去。卒于家。
范升,东汉初学者,经学家。字辩卿。代郡(今山西北部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九岁通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,及长习《老子》及梁丘《易》。王莽大司空王邑辟为议曹史。升奏记于邑,言时事,邑善之而不能用。后使乘传到上党,遂与汉军会。光武帝建武二年(26),拜议郎,迁博士。时尚书令韩歆上疏,欲为费氏《易》、《左氏春秋》立博士,升极言其不可,又论《左氏》之失十四事及《太史公书》违戾五经等事。后升为出妻所告,坐系,后得还。永平中,为聊城令,坐事免。卒。其文见《后汉书》本传,清严可均辑入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》。
郑众(?~83),字仲师,河南开封(今河南开封南)人。东汉经学家。经学家称之为“先郑”,以区别与“后郑”郑玄。郑兴之子。十二岁从父学《左传》,专精于学,通《三统历》,作《春秋难记条例》,兼通《易经》、《诗经》,知名于世。光武时,皇太子及山阳王刘荆,通过虎贲中郎将梁松用重聘请郑众,欲为通义,郑众拒而不从,后梁松坐悬飞书诽谤下狱死,宾客多受牵连,唯郑众不染于辞。永平初年,被征辟到司空府,以明经给事中,再升任越骑司马,复留给事中。永平八年(65),明帝派郑众持书出使匈奴,气节高尚,威武不屈。其后任军司马,与虎贲中郎将马廖击车师。至敦煌,拜为中郎将,
郑兴,东汉初学者。字少赣。河南 开封人。少学《公羊春秋》,晚善《左氏传》,积精深思,通达其旨,兼明《周官》,长历数。新莽时为刘歆所看重。曾校《三统历》。刘玄更始时为丞相长史,后拜凉州刺史。建武中,征拜太中大夫,数言政事,依经守义。文章温雅,有声于朝,后转莲勺令,不复仕,卒于家。兴言左氏学为后世所宗,而贾逵自传其父业,故有郑贾之学。今存文二篇,清严可均辑入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》。
郑玄(127~200),东汉著名经学家。字康成,北海高密(今山东高密县)人。经学家称之为“后郑”,以区别与“先郑”郑众。少为乡啬夫,不乐为吏,乃入太学。后师事马融,遂博通群经。学成辞归,马融慨叹道:“郑生今去,吾道东矣”。玄游学十余年,始归乡里。家贫,客耕东莱,聚徒讲学,弟子数百千人。后因党锢事被禁,专心著述,遍注群经,以古文经说为主,兼采今文经说,集汉代经学之大成,世称“郑学”。灵帝末年,党禁解除,大将军何进等召用,皆不就。北海相孔融命高密县为之特立“郑公乡”,并广辟门
曹褒(?~102),字叔通,鲁国薛(今山东滕县西南)人。出身儒学世家,自幼笃志,有大度,结发传其父曹充《庆氏礼》,博雅疏通,尤好礼事。初举孝廉,再升任圉令。以礼治民,以德化俗。后因事免官,归本郡,任功曹。章帝时,欲制定礼乐,征曹褒为博士。升任侍中。奉诏改定礼制,依准旧典,杂以《五经》谶记之文,撰次天子至庶人冠婚吉凶终始制度,共一百五十篇。和帝即位,乃为作章句。提拔曹褒监羽林左骑。永元四年(92),升任射声校尉。又任城门校尉、将作大匠。七年,出任河内太守。再征入京师,复任侍中。曹褒博物识古,为儒者之宗。作《通义》十二篇,演经杂论一百二十篇,又传《礼记》四十九篇,教授诸生一千余人,庆氏学遂行于
张奋(?~102),东汉和帝时司空大臣。字稚通,京兆杜陵(今陕西西安东南)人。袭父爵武始侯。少好学乐施,受明帝赏识,为侍祠侯。先后任左中郎将、五官中郎将、长水校尉、将作大匠、城门校尉、长乐卫尉等职。和帝永元六年(94)以太常代刘方为司空。在位清白,清理冤狱。九年以病罢。十三年复为太常,旋以病免。次年卒于家。
张纯(?~56),字伯仁。京兆杜陵人(今陕西西安)。西汉张汤之后,少袭祖爵为富平侯。东汉建武五年(29),拜为太中大夫,帮助光武帝刘秀平定颖川、荆州、徐州等地。因功迁五官中郎将,率兵屯田南阳,不久改封为武始侯,划原富平侯的一半为其食邑。历任虎贲中郎将、太仆。二十三年(47)拜大司空,成为宰相。为相十年主张无为而治,选大儒,定规章,订礼仪,修水利,多有贡献,深得光武帝倚重。卒于相位,谥节侯。
顺烈梁皇后(106~150),东汉顺帝皇后。名妠。安定乌氏(今甘肃省平凉西北)人。少好读史,常以列女图置于左右,以自监戒。顺帝时,其父梁商任大将军,总管朝政。商死,其兄梁冀继任。顺帝死后,她与梁冀迎立冲、质、桓三帝,均由她临朝执政,梁氏一门前后有七个侯、三个皇后、六个贵人、两个大将军。执政期间,兼用外戚宦官。又彰扬儒学,招太学生达三万余人。太后卒,桓帝与宦官单超等合谋杀梁冀,尽没其家财,梁氏政权覆灭。
梁冀(?~159),东汉大臣、外戚。字伯卓。安定乌氏(今甘肃平凉西北)人。梁商子。少为贵戚,游逸自恣,专好斗鸡走马。初为黄门侍郎,转侍中、虎贲中郎将、步兵校尉等职。其妹为顺帝、桓帝皇后,以外戚故,继其父商为大将军,与其妹梁太后主立冲、质、桓三帝,专断朝政二十余年。执政期间,横暴淫侈,广聚民财,滥筑苑囿宫室,强迫数干人民为奴婢,至无所不为,质帝曾称之为“跋扈将军”。桓帝愤其专权,与宦官单超诛尽梁氏,冀因自杀。死后籍没其家产至三十余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