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起光复路,西至中山中路,与太平坊巷相对,长72米,宽2米。弄名始于清,沿用至今。南宋时,弄东市河上有金波桥,桥堍有名酒楼“风月楼”,以及歌馆、茶坊。
在保俶路西侧,自南而北,有多条宝石山脚的小道,道两侧皆为居家民舍。分别为宝石山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弄及宝石一、二路,其中宝石一弄为五条小路最南一条,可通宝石山顶,并在中途和保俶塔前山路相接。
西起保俶路,东至城河下,道路长320米,以寺得名。昭庆寺西弄,西起保俶路,东折北至省府路,道路长550米。因位于昭庆寺西,故名。现因凤起路延伸段的建设,该路已部分消失。
东起保俶路南端,西至北山路,长200米,宽5米,以唐刺史李泌所筑之石函闸而名。石函路建在西湖北山最东端一处山岩灵石上,从保俶路要走上几级台阶才能到达,杭人俗称为“石塔儿头”。路北坐落着一座精致的日式别墅,便是昔日的日本领事馆所在,它曾见证了近百年的风雨和沧桑变化。在石函路西端有一座两层西式别墅,曾是蒋经国20世纪40年代在杭州的住所。石函路旁的岩石上有多处摩崖石刻。
南起北山路岳墓西侧,北至黄龙洞接曙光路,长1350米,宽3-6米,沥青、石阶路面。宋称栖霞岭。建国后改称栖霞岭路。1981年复称栖霞岭。华北饭店、西湖区政府招待所在路西侧。岭上有牛皋墓及紫云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