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
Search : 杭州百科

方裕和

  方裕和南货号(后改名方裕和南北货店),清光绪七年(1881),为宁波籍上海巨富方仰峰创办。开设于清河坊临街的石库门面,方为旅沪巨商,经营许多厂、店及金融业,并以其雄厚的实力为后盾,而跻身于当时的名牌老店的行列,被杭州南北货商界誉为魁首,“裕财聚货南北,和声翔浙东西”的一对金字条幅悬挂在店堂中,使人不难从中窥见当年“方裕和”经营范围之广和声名之隆。方裕和南货店所经营的火腿、茶食、蜜饯、干果、炒货、藕粉等商品,讲究质量,备货充足,深得顾客得信赖。其中经营最大营业额的金华火腿(东阳上蒋村产之雪舫腿)曾在南洋劝业会上获得奖励,自制蜡烛业也占很大比重的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11-1-6 21:52:01

毛源昌

  清同治元年(1862)开设于杭州太平坊(中山中路),前店后坊。创始人毛四发,绍兴人,原在杭设摊售眼镜,后积资盘进詹源昌玉器眼镜店,改名毛源昌。民国16年(1927)毛氏后代毛鉴永在上海肄业(眼镜)回杭后,购进先进设备,改变手工操作,以其技术精湛,质量上乘而著称,并以售真水晶眼镜而出名。30年初,其经营资力已是杭州同行之首。杭州沦陷期间,店迁金华、龙泉等地营业,1945年抗战胜利后,毛源昌迁回杭州,筹集资本,装修门面、添置设备,因此无论是备货、设备、售价、工艺乃至服务都为杭城眼镜业之首。1956年公私合营时,将明远、可明、晶益眼镜店合并改为毛源昌眼镜厂,1958年4月易名杭州眼镜厂,1984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11-1-6 21:46:41

景阳观

  景阳观店主沈达清,于光绪三十三年(1907)在杭州荐桥街(今清泰街)佑圣观路开设前店后坊的景阳观酱菜店。精制各种越味酱菜、腐乳、双插瓜、甜乳黄瓜、八宝什锦菜、糟曲萝卜、蜜枣萝卜、开洋腐乳、桂花腐乳等品种。后又开辟新业,经营起各地多种应季酱制品、调味品、礼酒及各地风味酱菜,自产自销,品种之多、品位之全,有"东咸西酸,南甜北辣"的美誉,在杭市首屈一指。与北京六必居、扬州三和三美、济南玉堂合称全国著名酱菜店。抗战时期,日军占领杭州,景阳观店铺商品被抢,生意一蹶不振,再次陷入困境。直至解放后。如枯木逢春,再度得以发展。该店现已由官巷口迁至清河坊历史街区新址营业。

  地址:杭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11-1-6 21:40:02

叶种德堂

  杭州叶种德堂国药号创始于清嘉庆十三年(1808),为杭州开设最早、规模最大并自制丸散膏丹,经营道地药材而声誉远及浙、赣、闽、皖个省的一家国药老字号。1956年公私合营。1958年并入胡庆余堂,历时150年。与胡庆余堂、万承志堂、张同泰、泰山堂、方回春堂称之为杭城“六大家”。叶种德堂创始人叶谱山,系宁波慈溪人,原曾在满清政府刑部任职,素精医理,在杭悬牌行医,颇著声誉。清嘉庆十三年(1808),在望仙桥直街,开设叶德堂国药号。民国25年迁清河坊新址。该堂进料严格,炮制精心,其所制丸、散、膏、丹和虎、鹿、龟、驴胶等高档补品名扬海内外,畅销全国。种德堂自创设以后,虽迭经沧桑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11-1-6 21:35:41

张小泉

  张小泉剪刀店明崇祯年间,安徽黔县人张小泉率子张近高来杭州大井巷生产祖传剪刀。由于采用浙江龙泉的好钢作原料,又经过精心制作,打出来的剪子锋快耐用,与众不同。取牌名张大隆剪刀,清康熙二年,改名“张小泉”剪刀。张小泉去世后,其子张近高继承父业,为保护本身利益,在“张小泉”名字下加上“近记”两字,“近记”剪刀的样式有:宕磨、弯脚、壶瓶、刻花、扎藤、扎丝、抛镀等花样。清乾隆后又被称为“宫剪”。1917年由于改进了剪刀抛光镀镍工艺,“近记”剪刀国内外市场产销两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11-1-6 21:31:35

<< <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> >> 共164页 817条记录